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关于成都名胜古迹有关的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关于成都名胜古迹有关的故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宜昌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宜昌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公元219年,关羽被吴将吕蒙擒杀,刘备率军出川于夷陵与吴军开战。 后刘备在夷陵(今宜昌)被吴军将领陆逊大败,刘逃回四川,托孤予孔明于白帝城。
历史故事太多了,我觉得近代史,最有影响力的和代表性的,就是“宜昌大撤退”。
1938年,地处长江三峡的湖北宜昌,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船队,冒着日军的炮火和飞机轰炸,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从而保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脉。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依靠一个国家的力量,由一个军事部门指挥完成。宜昌大撤退则完全依靠的是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公司。因此,亲历了宜昌大撤退的晏阳初说,“这是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在中外战争史上,这样的撤退只此一例。”
民生公司在抗战前期从上海、南京、芜湖、武汉和宜昌抢运入川的兵工器材和航空油弹器材,共计196000吨。民生公司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在抢运物资和人员的战斗中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总共有16艘船只被炸沉炸毁,69艘船舶被炸伤,117名员工壮烈牺牲,76名员工伤残。
得陇望蜀通常来说是指光武帝刘秀。
光武帝刘秀刚称帝时,天下尚未完全统一,隗嚣在陇右,公孙述在蜀中成都称帝。
建武五年四月,刘秀亲自率兵攻打隗嚣,在略阳大败隗嚣,刘秀的部将岑彭也攻下了天水郡,将隗嚣围困在西城。
不久,刘秀回到洛阳,临行前写信给岑彭,信中有这样一句“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曹操同样也有得陇望蜀的典故。
建安二十年,曹操占领了汉中。司马懿向对曹操进言道:“刘备以欺诈的手段占领了益州,蜀人尚未归附就出兵远方去争夺江陵,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果现在我们趁胜出兵,益州就会惊慌势必土崩瓦解。”
曹操说:“人苦无足,既得陇,复望蜀邪。”就没有听从司马懿的意见。
不过后来,曹操后悔了,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后汉书·岑彭传》八年,彭引兵从车驾破天水,与吴汉围隗嚣于西城。时公孙述将李育将兵救嚣,守上邽,帝留盖延、耿弇围之,而车驾东归。来彭书曰:“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
建武八年的时候刘秀亲征隗嚣,因为颍川盗贼导致京师不稳,刘秀紧急回洛阳,而岑彭继续在陇右作战,刘秀跟他说,你拿下这两个城,就可以率军继续往南打蜀地,人心不足,已经平了陇右,又想要蜀地,每次发兵,头发都白了——这里刘秀是让岑彭继续进兵,“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有些自嘲的意思,表达的是他平了陇右,继续进兵蜀地的战略思想。
三国时期说这话的不是刘备而是曹操《晋书·帝纪第一》于是,使与太子游处,迁黄门侍郎,转议郎、丞相东曹属,寻转主簿。从讨张鲁,言于魏武曰:“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因此之势,易为功力。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失时矣。”魏武曰:“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言竟不从。
当时曹操打下汉中,司马懿谏言一鼓作气打下刘备的蜀地,而曹操的意思是人总是这么不知足,拿下了陇右,又想要蜀地,这是说司马懿太贪心了,刚拿下汉中就迫不及待想去打蜀地,曹操当时并不想打,和刘秀当时的战略考量是相反的。
喜欢就关注我哦!
故事的主角是曹操和司马懿。
宣帝司马懿跟随曹操去讨伐张鲁,对魏武帝曹操进言道:“刘备以欺诈和武力俘虏了刘璋,蜀人尚未归附就出兵远方去争夺江陵,这个机会不能错过。现在我们如果出兵到汉中显威,益州就会惊慌,趁机进兵、兵临城下,势必土崩瓦解。由此之势很容易建立功业。圣人不能违逆天时,也不能丧失时机。”魏武帝曹操说:“人就是苦于没有满足,已经得到了陇西,还想得到蜀。”最终没有听从宣帝司马懿的意见。
岑彭率领部队攻占了天水,公孙述派李育带领人马援救,驻守在上邽的刘秀留下盖延、耿弇在上邽县围攻李育,自己带领车驾往东回洛阳去了。
刘秀在给岑彭的诏书中说:“西城、上邽两座城池如果攻克,就可以带兵向南去进攻四川的公孙述贼众。
刘秀总是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炼为“得陇望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成都名胜古迹有关的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于成都名胜古迹有关的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bbingyang.com/post/35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