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成都科举景点有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成都科举景点有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留下1500多首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之为“诗圣”,杜甫的诗被称为“史诗”。
杜甫是李白粉丝,青年时期跟随李白周游,中年科举落弟,仕途失意,客居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过着贫困的生活,44岁才做了一个八品小官。就在这一年,他回陕西奉先县探望妻儿,刚一进门,妻子嚎啕大哭,告知小儿子已被饿死。杜甫将长安十年的生活及探亲途中所见所闻写下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悟五百字》,其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八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形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贫富悬殊,反映了人们的生活苦难。
公元760年春,杜甫弃官来到成都,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了一座茅屋,第二年8月,秋风吹破茅屋,全家遭受雨淋痛苦。杜甫长夜难眠,写下了《茅屋被秋风吹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冻死亦足!” 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概,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境界。
公元768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船离开四川来到湖南岳阳,赋诗《登岳阳楼》,“久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由于生活困难,无力北上,只好南下长沙,途中赋诗《到乔口》,“漠漠旧京远,迟迟归路赊,残年伴水国,落日对京华”。杜甫在长沙以诗会友,以船为家,客居在长沙南湖港。
公元770年,杜甫全家人从长沙去郴州投靠舅舅,在耒阳遇到洪水爆涨,停在江边5天没有吃饭,幸亏县令送来饭菜得救。从耒阳到郴州200多里,而且洪水未退,杜甫放弃去郴州,一心北归,贫病交加,在长沙去岳阳途中的小船上去世,终年59岁,葬于岳阳平江。
长沙人民为了缅怀杜甫,在湘江东岸南湖港修建了杜甫江阁,现已成为长沙旅游观光的亮丽风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成都科举景点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成都科举景点有哪些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bbingyang.com/post/102066.html